7月10日,“全国最具成长潜力的留学人员创业企业”榜单在2025高校技术转移转化大会暨第二届苏州国际科创大会、第十七届国际精英创业周开幕式上正式发布,23家企业入选2024年度“最具成长潜力的留学人员创业企业”名单开户配资平台,其中,苏州血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、江苏至昕新材料有限公司、路溱微电子技术(苏州)有限公司、苏州晶歌半导体4家苏州企业成功入选,入选数位列全国第一。
据了解,苏州市多年来高度重视留学回国人员工作,聚焦打造人才集聚平台和建设人才友好型城市,始终聚天下英才而用之,助力海外人才和留学回国人员在苏创新创业。截至2024年底,苏州全市留学回国人员超6.7万人,近5年留学回国人员数量平均增幅达7%,硕士及以上学历占比85%。苏州连续13年入选“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的中国城市”,连续5年被评为“中国最佳引才城市”。
政策聚能,人才“留”量有力度
出台实施“1+8”人才友好型城市建设政策体系,在重点产业紧缺人才计划中给予留学人员加分支持,给予最高30万元薪酬补贴;优化实施省海外人才居住证制度,持证人才可以享受最高30万元的奖励。充分利用人社部、省人社厅留学回国人员相关政策,激发留学人员创新创业活力。近3年,全市共有6家留创企业入选人社部中国留学人员回国创业启动计划;共有7家企业入选人社部“最具成长潜力的留学人员创业企业”;共有13人获评“省留学回国先进个人”,各项计划入选数量占比均领先全省。
展开剩余62%品牌聚力,人才“留”量有热度
一方面,请进来。连续17年举办苏州国际精英创业周,共有4万余名全球高层次人才携带3.5万余个创新创业项目参与对接,其中海外人才占比超一半。加强优质产才项目供给对接,积极承办“中国海外学子报国行”“最具成长潜力的留学回国人员创业企业项目路演”“创业导师进留创园”“长三角留创大赛”“百名海外博士江苏行”等部省活动,借力省创新创业大赛、“春晖杯”等重要引智平台,助力留创人才扩大“朋友圈”。另一方面,走出去。开展项目离岸孵化和人才“飞地”培育,建成22家全球创客育成中心、28家苏州人才工作海外合作组织,为全球人才来苏创新创业提供更大的便利、更多的选择。连续15年举办“赢在苏州 创赢未来”国际创客大赛,覆盖全球主要创新资源集聚地区,吸引超1.3万个项目报名参赛,构建起招才引智全球“一张网”。
平台聚才,人才“留”量有深度
大力推进留学人员创业园建设管理,目前,全市共有41家市级以上留创园,其中国家级留创园4家(含部省共建,占全省2/5)、省级留创园18家(约占全省1/5)和省级留创示范园16家(约占全省1/3),17个专业园区、24个综合园区,产业相对集中在电子信息、生物医药、高端装备制造、数字经济等领域。突出引才绩效和孵化实效导向,持续加强留创园管理服务,2023年全新升级《苏州市留学人员创业园管理办法》,设立分层分类体系,优化政策服务组合,强化综合运营管理,近5年,市县两级共发放留创园工作奖励补贴1095万元。
服务聚心,人才“留”量有温度
打造交流平台,2002年成立苏州市留学人才协会,2024年完成留学人才协会第五届理事会换届,支持推动留学人才创新资源和智力成果与苏州发展、企业需求紧密衔接。聚焦实际需求,联合建设银行苏州分行,开发推出专门针对留学回国人员和留创企业的“留创贷”,对入驻市级及以上留创园内符合相关条件的企业实行“入园即贷”,目前已为1476家留创企业放贷42.9亿元。解决关键小事,支持苏州银行建立留学回国人员线上服务专区,设置四大模块12项生活服务,于2025年4月正式上线,构建留学回国人才线上服务生态社区。
下一步开户配资平台,苏州将持续完善由政策支持、平台支撑、活动赋能、服务加持的留学回国人员创新创业支持体系,支持留创园集成和优化各类服务,优化人才“引育留用”全链服务,为海外人才和留学回国人员情定苏州、扎根苏州、圆梦苏州集智聚力。(苏社轩)
发布于:北京市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,不代表证券配资系统_证券投资APP_证券交易APP观点